大夏巨龍(Daxiatitan)
是蜥腳下目泰坦巨龍類的一屬,化石發現于中國甘肅省的蘭州盆地,年代可能可能為白堊紀早期。目前已經發現頸椎、股骨的化石。大夏巨龍有一個長脖子,頸椎很可能為19枚,全身則長達30米的長度,使其成為我國最長的之一恐龍。
竊蛋龍
是種小型獸腳亞目恐龍,身長1.8到2.5米。生存于白堊紀晚期,身長約兩米,大小如鴕鳥,長有尖爪、長尾,推測其運動能力很強,行動敏捷,可以象袋鼠一樣用堅韌的尾巴,保持身體的平衡,跑起來速度很快。
華陽龍(Huayangosaurus)
是種存活于中侏羅紀中國的劍龍下目恐龍。華陽龍的名稱來自于發現地四川省的別名“華陽”。華陽龍生存于1億6500萬年前,早于它們居住于北美洲的著名近親劍龍屬約2000萬年。華陽龍身長約4.5米,體型遠較劍龍屬小。
甲龍(Ankylosaurus)
甲龍的化石是在北美洲西部的地層被發現,年代屬于白堊紀末期。雖然甲龍的骨骼沒有完整地被發現,甲龍常常被認為是裝甲恐龍的原型。其它甲龍科亦同樣有它的特征,如重裝甲的身驅及巨型的尾巴棒槌,但甲龍卻是這個科內最大型的成員。
建設氣龍
是一種小型的原始食肉性恐龍,體長4米,其主要特點是頭大而輕穎,側扁尖銳的牙齒呈匕首狀,頸子短,尾巴長,前肢短小靈活,后肢強壯有力,趾端長有尖銳的利爪,善于兩足快速奔跑,捕食其他動物,是大山鋪恐龍動物群中可怖的捕獵者。
? 編 ?。?/span>馬 婧
? 導 演:曾雨瀟
? 監 制:余朝昀
? 出品機構:安徽古生物化石博物館
? 制作機構:上海睿宏文化傳播有限公司
項目介紹:
位于南樓東一層入口處,面積480平方米,層高6.6米,此區域是各類參觀人員集中分散的場所,空間高大開闊。
序廳進門中間位置擺放的是目前國內最大的天然水晶球,其直徑達1.61米,重達5.7噸。右手邊是漢白玉浮雕墻,描繪的是地球生命進化簡圖;左手邊是服務臺,提供咨詢引導服務。
恐龍廳